農曆年宵市場今(4日)開鑼,一連7日在港九新界多區共15個地點舉行。今年自疫後首復辦乾貨和快餐攤位。有市民指今年維園年宵氣氛熱鬧,如回到疫前;不過檔主稱氣氛不如以往,生意旺丁不旺財,只求回本。
疫後維園年宵回復以往有乾貨及快餐檔。其中乾貨檔除了有龍年主題,亦有很多本地自製產品。22歲的李小姐第一次在維園擺檔,售賣的是本地自家製貨品,如T恤、飲酒套裝等。她表示年宵第一日人流比想像中多,「但好多人似乎只係想嚟感受年宵氣氛,好少停低睇。」
她認為今年維園年宵氣氛沒有想像中熱鬧,認為港人北上消費影響整體生意。「我自己以往行年宵就檔檔好多後生仔女,但今年好似得我地一個係到嗌。」她又指是次入維園擺檔為宣傳平台,投資六萬,望能「打和」,「最好都一定係回本,唔想蝕住做。」

熟食檔同樣是疫後首次復辦,檔主魏小姐同樣第一年在維園擺快餐攤位,她指之前也有做過美食節攤檔,有一定經驗。她見今年復辦快餐攤位,便選擇來維園試試。她又指今年入貨數量比美食節多了約兩倍,之後會陸續推出優惠吸引市民消費。

市民李先生於下午四時許便購入了一盆價值600元的年花。他表示,今天目標購買揮春和嘗試台式小食,預計總共至少花費1000元。他覺得比起往年,今年市民都較願意消費,攤檔所設計的貨品也較新穎。李先生又認為維園的年宵攤位比私人年宵集中,價格亦都較便宜。中午入場的葉小姐期望可於年宵嚐得冰糖葫蘆等傳統食品,預計花費100元左右。對於恢復乾貨及快餐攤位,她興奮地稱「氣氛返到嚟。」

已經於年宵擺檔兩年的Stephanie表示,今年年花來貨比以往貴了約一成。她形容較難預算今年生意,亦稱「宜家都見到係好多人,但就都係入嚟睇下。」Stephanie認為港人北上消費不一定會影響生意,反而會因市民選擇出國而受到影響。

記者:馮藹怡
編輯:周楚洇
指導老師:林穎茵
《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》
新報人(SPY)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,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;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,不附從政治功利,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。

美斯隨國際邁阿密來港未有上陣 球迷失望高呼「回水」

美斯表演賽未有落場 政府稱極度失望並會跟進
留言